今天(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2200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50亿吨。此次扩围纳入的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是碳排放大户,年排放约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0%以上。此次扩围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将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将达到60%以上,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扩大到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三类。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湖北宏泰集团围绕中碳登承担的“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功能优化以及能力建设与服务保障”等三项工作任务,发挥碳板块协同和金融业务赋能作用,致力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协同的涉碳服务体系,不断丰富碳的应用场景,巩固区域碳市场的领跑地位,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更多实践经验,稳妥有序做好碳市场扩容准备。
中碳登积极参与扩围相关配套政策制定,提前规划基础设施扩围、网络安全升级、系统功能拓展,提升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确保注登系统具备承接扩围行业进入全国碳市场管理的基础条件,同时主动参与市场建设,助力新纳管重点排放单位提升参与碳市场的积极性和碳资产管理意识。随着64家企业转入全国碳市场,区域碳市场相应按照“降门槛、扩行业、增品种”推进扩容,研究将年排放门槛进一步降低的可行性,行业则由工业向数据中心、建筑、交通3个非工业拓展,品种则逐步启动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纳入。
据了解,全国碳市场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至少带来三方面积极影响。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利用碳排放总量设定和配额分配制度,可将国家碳减排目标直接转化为企业的减排责任,实现对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有效控制。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推动三个行业从“高碳依赖”传统路径向“低碳竞争力”新赛道转变,同时随着碳市场的发展与完善,碳核查、碳监测、碳咨询、碳金融等新兴领域将迎来更快发展。在完善碳定价机制方面,既有效降低了全社会减排成本,碳定价活动锚定基准价格,也有利于吸引更多金融资本投向入围行业,形成“投资—减排—收益—投资”的技术创新和应用良性模式。
扫码查看《一图读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