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Media focus on

经济日报客户端:中碳登全力支持全国碳市场顺利推进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23.07.16 打印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启动交易,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一经启动就成为全球碳配额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时值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两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承担全国碳市场账户注册、登记确权和清结算等主要职能的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碳登”)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祥。

陈志祥介绍,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中碳登共完成2162家发电行业重点控排企业账户开立,登记资产总额超5000亿元,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发放碳配额逾90亿吨,单年配额发放量远超欧盟、北美等其他区域和国家碳市场。截至2023年7月11日,中碳登累计完成481个工作日的清结算;累计成交碳排放权配额(CEA)数量共计2.39亿吨,累计成交金额共计109.99亿元;累计清算共计62,190笔,累计清算金额219.97亿元。

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履约年度,目前这项工作进展如何?针对这一问题,陈志祥表示,保障全国碳市场的平稳运行是中碳登核心工作。从去年开始,中碳登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下积极优化服务机制,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开展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管理与账户注册、配额试算与预分配、市场能力建设、结算银行体系完善等一系列筹备工作,全力支持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顺利推进。

一是协助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梳理2021、2022重点排放单位名录。主动对接并配合全国31个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完成了第二个履约周期重点排放单位名录梳理、报送以及公示工作。

二是开展配额试算与分配相关工作。完成注登系统配额试算功能开发及测试,共撰写了7000余条测试案例,全面、有效保障了配额试算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完成配额调整数据整理核对工作,并推进配额调整及预分配。

三是开展能力建设与培训工作。筹办了“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管理暨第二个履约周期配额预分配工作培训班”;对接省级生态主管部门和重点排放单位需求,赴新疆、内蒙等地区开展能力建设培训活动。

四是提供多渠道、高效率的资金结算服务。高效推进“1+N”结算银行体系建设,目前已与18家全国及地方性商业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陆续安排上线运行。

记者注意到,近期钢铁、石化、建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全国碳市场扩容步伐不断加快。陈志祥在回答市场扩容对全国碳市场将带来哪些影响时介绍,中碳登承建运营的注登系统已经做好市场扩容多项前期准备工作,具备承接多行业纳入的基本条件。接下来将按照主管部门统一安排的行业扩容进度,进一步做好企业入市相关服务和能力建设培训工作。

陈志祥表示,全国碳市场扩容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其作为市场化政策工具的职能,帮助更多纳入行业和企业提升控排减排动力,促进能源结构改革和绿色转型发展,为“双控”制度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根本保障。预计全国碳市场在完成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八大行业覆盖之后,市场的配额总量可能会从目前的45亿吨扩容至70亿至80亿吨,覆盖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60%左右。按照目前的碳价水平,到2030年碳达峰时,累计交易额有望达到1000亿元。碳市场完成八大行业扩容后,控排企业预计可能近1万家,远超目前上海、深圳和北京三个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数量总和。

陈志祥指出,碳市场扩容将推动更多行业和企业加快节能转型步伐,减少碳排放,并会为低排放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收益、形成更大激励,从而促进环保和节能低碳技术研发与创新。同时,会进一步增加碳市场活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新增行业企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会直接带动交易量和交易额的攀升,增加市场活跃度。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类别的控排主体,它们减排成本的差异可能会成为碳市场更加活跃的基础推动力。此外,碳市场扩容将促使更多企业展开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带动更多核算核查等第三方机构业务需求。碳市场扩容及交易活跃度的提升也会推动碳交易培训、碳金融等专业服务的发展。碳市场扩容将带来巨大的市场增量,孕育着大量市场机遇。

公众号

返回顶部